1. 潜 规则这本书能够出版让我稍稍感到一点儿意外,因为我当时在网上读到它的时候强烈的感到作者的着眼点是现实的官场。吴思不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他对现实官场 的深入解读将他的目光引向过去。他发现了现实官场弊病的历史渊源。我读它的感觉是:只要特定的制度框架不变(比如,权力对上负责),不管在什么时代,不管 坐在大位上的叫做皇帝还是别的什么,那些东西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吴思象一个外科大夫一样,用一把犀利的手术刀,切开了病灶,露出里面腐臭的根源。他并没 有跳出来,直接顿足捶胸地做出评判,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几乎是显而易见的结论),太高明了。你认为这本书有可能被人拿来作实用手册 吗?我觉得你要那么想的话就太低估了驰骋在官场的那些人了,他们什么不明白, 还用得着吴思来指点?畅销不应当是被评品的理由,正说明雅俗共赏,就像红楼梦一样,什么样的读者可以读到什么样的内容。
2. 吴 思不是缺钱花了,才来写书;他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跟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是,他非常理智。记得当初他介绍他的个人经历的时候说,他经过商,当过编辑,但 是,“除了炒股,其他都失败了”,可见他懂得他需要照看自己的利益,这跟海子、顾城等不同;他是冷静的思想者,不是情绪化的诗人。对这个社会,他做出了他 的贡献:他不仅自己肚子里揣着明白,还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把它写成了书,把更多的人搞明白了;我们这个社会里最缺的就是明白人,不是吗?你把他的《对民主缺 点的过度想象——再答冼岩先生》跟鱼刺的《傅彪换肝的联想》作一下对比,就可以看到两人思想方式的不同。鱼刺的那篇《联想》从文字上说是我读过的最为出色 的博文;但是,相比之下,我还是认为吴思的《过度想象》一文更有思想深度,更有说服力。吴思手里就有一支笔,他还要生活,我们不能对他苛求太多。你似乎认 为吴思有些沾沾自喜, 我不知道你怎么来的这种感觉,但是我认为吴思不应当因为他没有为了拯救这个社会而穷困潦倒或者通过比如在XX上签名的方式把自己弄进班房而受到指责;一个丰衣足食的吴思,至少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尝试作一个思想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