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说,市场是一部复杂的投票机器,它是一帮有着不同前景参照点(来自行为金融中的前景理论)的资金代言人,不断对经济基本面、流动性和风险情绪这三个决定性要素,进行按资金量加权的动态双重投票过程──第一重是赋予这三个要素不同权重:经济数据公布的时候(包含业绩发布的关键报表时刻),权重都在基本面上;央行领导讲话时,最多的权重加在流动性上;而地缘危机和雷曼时刻,避险情绪又占据了99%的考量。第二重则是给这种投票赋予资金量的权重,大资本的话语权总是高于散户,尽管他们也不一定总对。同时,每个投资人的参考点是不一样,这就导致对于同一消息的不同判断,例如QE退出,有人觉得流动性会变差,有人觉得这是经济走强的信号,而这会导致不同的交易行为。
所谓市场一致预期不过是相对得到公认的参照点,因此市场总体是根据个体相对一致预期的预期差来做反应,而其控制的资金量筹码起到权重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晴雨表式的厂商(包括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是试图建立能够影响市场判断的重要参考点,操纵其间的预期差,并从中渔利。市场每时每刻就在这种动态、混乱,而且略显神经质的投票过程中随机游走。http://cn.wsj.com/gb/20130710/SHY071549.asp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